我们想问各位做父母的,你最想栽培孩子的哪一方面?哪一方面如果栽培好了,就可以出人头地高人一等了?将来在社会上会具有竞争力,是智育,就是所谓的高学历,还是在才艺方面栽培他,或者是栽培他的品格。
我们知道孩子的脑部开发的越多和越早,将来就会越聪明。所以现在的父母最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要送去脑力开发。我认识一个朋友在孩子只有两个月大的时候,就送去上脑力开发的课,一堂课要好几百元人民币。因为他觉得这些能让他的孩子变聪明,而聪明就等于成功。那么说到聪明,我们不免陷入于一个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有学业成绩好的才是聪明,而聪明的孩子就会具有竞争力,将来就会有出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就是有一个人拥有美国的硕士学位,但是回国之后连工作都找不到,因此他的女朋友要跟他分手,他居然杀了他的女朋友,并且毁尸。这个就是典型的光有智商但是人格的特质却出现了问题的一个例子,因为他不懂得怎样处理挫折的情绪。
有调查显示,中国具有自杀倾向的人的比例正逐年上升,而且大多数是属于高智商的精英人才。这些人不能承受打击,不能处理自己的情绪,并且过于追求完美,不知道如何应对人际关系,个性上过于封闭,缺乏亲人的关爱。你想父母千辛万苦教育出来的孩子,好不容易读到大学硕士博士,最后,却出现这样的状况。所以宁可他有好的人格特质胜于希望他有好的学历。现代的父母也不是不知道品格胜于学业,可是往往我们知道的和我们所行的不一致,尽管心里知道培养孩子的人格很重要,但是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以升学至上,父母也还是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学业上,而且中国的父母有八成以上会支助孩子念书念到越高越好,最好是念到博士学位。而多半的孩子也是认为父母有义务支助自己来读书,而不是想着自己要为自己负责任。有一次我在一场聚会当中听到一位讲员说道,他很生气自己的父母居然有退休金不拿出来给他读博士班,导致他博士读到一半没读完。我听完就愣住了,我心里想这难道也是父母的责任吗?父母有责任拿出退休金来给你读博士吗?那么父母已经供养你读完大学,硕士了你还想怎么样?将来父母要不要帮你养孩子养老婆呢?
有些人认为品格就是代表着爱心、诚实、勤奋、节制等等这些道德方面的,但是其实品格还包括了孩子建立独立自主负责的品格,独立思考的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处理自己情绪和别人情绪的能力还有人际沟通的能力,这些都是未来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品格。那么我们更应该在幼儿的时候就开始他们的品格教育,我们就是要来谈一谈孩子的这些品格到底该如何的来培育,首先我们要知道培育孩子品格的最佳场所就是家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永久的老师跟帮助者,儿女的人格建立是在家庭当中完成的,是在他上幼儿园以前,就要建立好的。父母不要指望学校或者是主日学会负起这样的责任,这个责任是父母责无旁贷的。父母该如何在家庭中教养我们的宝贝呢?
1首先要以身作则一个人的品格往往是表现在生活当中的,所以要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同时也必须注重他们的生活教育。儿女的品格教育和生活教育靠的是父母的以身作则,你要儿女不说谎,自己必须不说谎;你要儿女有耐心,自己必须要表现出耐心来;你要孩子具有温柔的个性,自己必须用温柔来对待孩子。儿女的品格教育与性格培育不是靠知识的累积或者是不断的唠叨而得来的,而是在生活当中经由父母的示范、言行身教当中,一件一件地养成。有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孩子,在家里拿着一根棍子对地板上的一个洋娃娃很凶地说:“不许叫,眼睛闭起来,不听话就打你”。他妈妈看到了,吓了一跳,‘这不就是我自己的翻版吗’。因为他妈妈在家里哄他睡觉,有时候比较烦就会这样子说。所以父母的身教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小心你在家里的一言一行,都落在幼儿的观察当中。有些父母很少聚会,要儿女来聚会,这样的孩子,聚会是来了,但很勉强,往往生命没有办法建立;有的父母聚会在聚,家里很少有读经祷告,这种家庭长大的儿女,虽然也有少数儿女比较敬虔,但是大部分都是小的时候聚会,到高中、大学就慢慢少聚会了,因为他们的生命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我们要想孩子敬虔,自己必须先敬虔。
2第二要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生活自理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会帮忙做家务的孩子,将来的成就会比较高。但是现在的父母都看孩子为宝贝,往往舍不得让孩子来做家务,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专心读书就好了,家务就不用了;还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会做什么呢?还不是越帮越忙,不如自己做,来得快一点。但是你现在不给孩子锻炼,他想要自己做的时候你不让他做,等他长大了,他不做你骂他这样有用吗?父母要训练孩子自己做事,不要事事帮忙。根据精神医学上有一种病叫做彼得潘症候群,它是指一个人不愿意长大,虽然已经成年了,可是还赖着不肯长大,穿的是儿童图案的服装,听说在有一些女性的上班族用奶瓶喝水这也是一种不肯长大的现象。具有这种症状的人他不愿意为自己负责任,什么事情都要问父母的意见,生活自理都成问题,连自己出门交钱办事他都不情愿。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的大学毕业生都窝在家不出门,不想找工作。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女变成这个样子,所以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做事、管理生活的能力,不要事事都来帮着他做,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而且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做的,也会有成就感,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一段时期凡事都想要自己去做,那么你就要让他做。中国父母最常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一手拿着碗,一手拿着汤匙满屋子追着孩子跑,为了要喂他吃饭。吃一餐饭像打仗一样,一碗饭吃上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这样父母也累,孩子也早就没有食欲了。吃饭是谁的责任呢?是孩子自己的不是父母的,父母的责任是为孩子预备健康、营养、丰富又好吃的食物,而孩子的责任是吃。如果孩子自己还不会吃的时候,要靠父母来喂,但是一旦到她自己能拿汤匙的时候就是训练他自己吃的时机了。就算孩子吃得到处都是,也没有关系,顶多清理一下就好了,我看过一岁多的孩子自己吃饭吃得很棒的例子。那么父母也不要担心孩子自己吃,会不会吃不完吃不多呀,营养不够啊,会不会饿着啊。其实不会的,饿了他下一餐就会多吃一点。在孩子一岁多两岁多的时候,他都会想要自己吃饭,穿鞋子,就让他自己做,做不好也没关系,只要鼓励他,几次下来就会做得很好的。那么孩子可以帮忙扫地吗?当然可以,孩子还小的时候扫把当然拿不好,我们可以买一个小小的玩具,让他可以在旁边帮忙。就算任他在旁边捡纸屑也可以,总之,就是要让孩子自己尝试动手,父母不要限制,父母需要克制自己那只老想伸出帮助孩子的手。只要习惯养成了,孩子自理他生活的能力也会增加,将来也会学会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不必父母事事担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