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展颜;编辑:枕边君
“教师教学三十六计”
上个月,枕边君为大家分享了教师管理班级纪律“三十六计”中的十个计策,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应对学生“刺头”、作业“拖沓”、卫生“脏乱差”的三个计策。
01软硬兼施
收服“翻白眼”的刺头
在我们的教书生涯中,难免会遇到不守纪律的“刺头”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尊重地要求学生,也要尽量严格地要求学生。
所以,想要收服这些“刺头”,光靠“暴力”(口头批评)是不行的。
上英语课不到5分钟,我就从几十个孩子中看到了一个老师们常说的“刺头”——王轩。
那天,我发现他桌上居然没有英语书,表情漠然地坐在那儿,不看黑板,也不看老师,似乎什么也没听,偶然抬起头来,居然都是“翻着白眼”,瞄一瞄周围。
下课后,我示意他随我走,去办公室。他懒洋洋,松松垮垮地跟随在后面,满不在乎。
我问:“你的英语书呢?”
“撕了,丢了,反正我一个单词也不认识。”他倒干脆,连原因都说了,不过是翻着白眼,眯斜着眼对我说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天天琢磨这难驯的学生,终于开出了下例“处方”:
处方一:遍寻优点,树立自信。
看了数天王轩的“厌学”表演后,我再一次把他叫进了办公室。
我尽可能尝试用一种愉悦的、随口聊天的口吻对他说:“唉,听说你的语文学得不错,尤其是古文和阅读,是吗?”
“谁说的,还将就吧。”语气不像以前,不再是准备跟我吵架的样子。
“那我可知道,对语言接受能力强的人,无论是自己的母语还是外语,都能学得很好的噢。看来,接下来你的英语接受能力也会随语文,慢慢地好起来。”
“我从来不听英语课,一个单词也不会,行吗?”
“怎么不行,试试看。一天掌握两个单词,十天二十个单词呢。关键在于你要肯去做。”
我悄悄地瞧了瞧那男孩儿,正注意听着,心里顿时有一种首战告捷的感觉。
处方二:继续“戴高帽子”战术,彻底治疗“翻白眼珠”病,规范其言行,端正其思想。
王轩的情况开始有了点变化,但不明显。有一天英语课,因为我示意他不要上课打瞌睡,用英语说的,他便又是翻白眼,又是粗声粗气的顶撞。
我告诫自己冷处理,忍住气,下了课,叫他到办公室旁的走廊上来。当时正值冬季,寒风凛冽。风呼呼地刮在我们身上,我和他都浑身哆嗦。
我默然许久,盯着他,不说话(给他一种无形的暗示),直到都冻得差不多够呛了,我才开始我们的谈话:
“我听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你是一个特别懂道理的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毫不含糊。”
这次他没有用白眼斜着看人。
“我知道你不喜欢学英语,但据我观察,你很在乎你的将来,你想用一个良好的面貌奔向你的未来,常常又不知道怎么做。或许你也认为经常翻着白眼对长辈说话是很无礼的,是有损个人形象的。试想一下,当这个习惯养成过后,一个聪明帅气的大小伙翻着白眼,恶声恶气地与人说话的情景……。”
王轩咬了咬嘴唇:“这次是我错了,向您赔礼。您看,其实我翻白眼的次数是越来越少了……”
“冷吗?”
“冷。”
我看着他还笔直地站在我面前,于是半恼半笑地说:“老师想让你记住这次在寒风中打着哆嗦的谈话,印象深刻,记住了吗?”
处方三:投其所好,引发兴趣,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对王轩的前期引导起了一定作用的时候,这时我把重点转向他的学习,让学习带动他各个方面的进步。我决定从英语入手,他一直对英语有厌学情绪。而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兴趣。
通过我看到的他爱好文体活动这一特点,我在下课后,总有意无意地跟他聊他特别喜欢的篮球赛事,有时故意问他知不知道其中的一些英语名称。
他果真“上当”,或者说是来了兴趣,开始询问和记忆相关的一些单词及表达方式。课堂上相关题材的一些练习,也结结巴巴地开得了口。
到九年级时,有一篇课文涉及到篮球,还自告奋勇地上台用动作演绎了每个动词,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他却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个翻白眼的男孩找不到了。
02硬性治疗“拖沓症”
接手3班不久,我就发现有几个孩子作业拖沓,考试时也经常做不完试卷。
考后分数低,他们就到办公室诉苦:“老师,我会做的,就是有点慢。”
有个女生晓源,分考了70多分,都要哭了。
以前的她是被快乐学习滋养长大的,作业没做完、考试没完成时,老师和家长都没怎么规范和约束。
可到了初中,要拿成绩来考高中了,这下急了。
针对这几个孩子的状况,我决定从习惯入手。养好习惯,拖沓症自然就好了。
第一招:死卡基本习惯
时间上:回家的学习必须卡时间,并把做作业的时间写下来,和同学的完成时间做对比。
行为规范:做作业期间,不能玩玩停停,吃吃喝喝。
家长配合:不打扰、不送吃的喝的,桌上不留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在校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