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四年玩转三大辩论赛种,这位UCLA学长感
TUhjnbcbe - 2021/7/9 15:47:00

又迎来了辩论大神的分享环节!今天出场的,是来自上海民办中芯学校12年级、即将升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念大一的MatthewYang。他也是今年第八届全国总决赛的主持人之一哦~

在这次采访中,Matthew与我们分享了他从意外“入坑”直至如今的四年辩论经历。而令NSDA君深深颇有感慨的,是他超乎同龄人的思考深度与广度。

譬如,他如何将辩论与计算机专业打通,在申请中展现自己的思考?四年打遍了三种辩论赛种,他又总结了哪些宝贵经验?……

一起来听听Matthew的讲述!

MatthewYang

毕业于上海民办中芯学校

即将升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向上滑动查看Matthew比赛战绩

NSDAShanghaiSpringOpenSemifinalist

NSDAShanghaiFallOpenFinalist

NSDAShanghaiTopSpeaker#2

NJDOFinalist

MayDayChampion

NSDANationalsSemifinalist

SIDCFinalist

HKDOOpenOctafinalist

OldhamCup#11HighschoolSpeaker

CWSDCInternationalSemifinalist

Matthew采访视频节选会员专区可观看完整视频

01

立志读理工的辩手:最终目的是要帮助他人在以文科为主流的辩手圈,我可能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案例——高中打辩论这么久,大学却申请的是理工科。我报考了UCLA的计算机专业,可能有人会觉得两者并没有太大的关联,但在主文书以及resume中,我写了非常多关于辩论的经历和想法。首先是因为,辩论真的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中期间,我每周都要花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打辩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理工科与辩论,其实都是具有非常深远的社会意义的事情。比如,在我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要拿一批数据放入我的程序里,让程序运转,得出我需要的结果。但如果我一开始放入程序的数据就是错误的,则结论也将是错误的,那么,如何得知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一个小数点或者一个数学的错误是很容易被发现的,但假设这种错误是因为社会的不公正等隐性原因所导致的,便很难被发现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看美国的犯罪率或者逮捕率,会发现其中具有很明显的种族倾向。我不具体展开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倾向,但至少要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假设我们要来做一个判断犯罪率的程序,就必须要知道这一数据是带有种族倾向的,并且这种倾向会影响到最后程序运转的准确性。这是非常实际且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此前美国就有先例——有一所法院想用人工智能程序来判断罪犯的量刑,最后发现其结果有很大的种族倾向,因为他们放入程序的原始数据就有这一问题。所以,即使我的志愿是学理工,辩论无法教会我怎样编程,却能帮助如何真正运用我的程序去帮助他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与这项影响我至深的课外活动相遇,其实算是一场”意外“……

02

非硬核”辩手:从意外接触到乐在其中九年级那年,我第一次接触到辩论,而且并不是那种很“硬核”的辩手。当时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原先的搭档临时去不了比赛,他就游说我:research都已经做好了,你就只要过来念稿子就行。我就意外打了人生第一次辩论赛。我们参加的是新手组,虽然最后的名次并不是特别厉害,但32强排第27的结果还是让我们感到十分惊喜。当时的我什么准备都没有,也根本不懂blocks、contention这些名词。我们所有的只是一张记满了bulletpoints的纸,在比赛中一个一个往下念。这一次比赛让我感受到了辩论的有趣之处,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主动开始了正规的辩论训练中。辩论给我的感觉很像打球或是下棋,和对手的竞技是拆开、打破对方的论点,这种“可玩性”也是驱使我从九年级打辩论至今的最直接因素吧。除此以外,辩论带给我的知识拓展,以及对其他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是让我喜欢这项活动的主要原因。知识拓展,相信这是每一位辩手都深有体会的一点。从“Rehabilitationshouldbeprioritizedoverretributioninthecriminaljusticesystem.”到“Humanityshouldestablishaspacecolonyby.”等辩题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太多关于社会、经济以及科技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储备不光在学习中受益,也让我与别人聊天时有更有话题和谈资。对其他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是辩论给我的很大收获。因为我们需要在pro和con之间随时转换,这要求我们的思维要非常灵活。最重要的是,我必须对一个辩题的正反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buyin,而不是因为站在哪一方所以程式化地陈述哪一方的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包容的、多元的——任何一道辩题,正反双方的观点可能都有其道理和意义;哪怕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能认同其逻辑,理解对方,并允许自己被对方说服。只有拥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陈述观点,打出一场好的比赛。也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在赛场中学习、吸收其他辩手的可取之处。

03

最喜欢的辩题:从真实数据辩到*治哲学印象极深的是18年我参加国赛的一道辩题,Ajustgovernmentoughttoprovideauniversalbasicin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玩转三大辩论赛种,这位UCLA学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