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PrimaveraRiskAnalysis软件为例,简要介绍下项目风险管理软件的功能,并结合项目风险管理知识体系,总结下此类软件的应用技巧,旨在阐明项目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熟练地掌握软件应用技能,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性。
项目风险管理旨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其进行识别和分析,并输出数据信息供项目管理人员制定策略,以提高积极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降低消极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因此,对于成功的项目管理,风险管理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执行的程序。
01项目风险软件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各种项目模型软件和模拟软件被开发,并运用在项目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过程中。例如,项目模型软件(包括MicrosoftProject、PrimaveraP6)、项目模拟软件(包括PrimaveraRiskAnalysis、CrystalBall、@Risk)等。这些软件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力,进行项目管理活动中的数据收集、计算、统计工作,并对工作流程进行模块化,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相关过程的工作效率、可行性和规范性。
以PrimaveraRiskAnalysis软件(以下简称PRA)为例,其工作是基于赢得值原理建立的项目模型和一定细节程度的不确定性数据,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进行抽样、统计,输出概率性项目模型,以支持项目决策。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项目模型模块、风险登记册模块、概率性项目模型和报表模块。
项目模型模块的基本功能与MicrosoftProject或PrimaveraP6等软件相同,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输入工作日历、工作分解结构、任务和任务工期、逻辑连接、项目组织机构、资源分解结构、资源等信息数据,实现项目模型的建立,形成绩效检测基准并实施跟踪检测。与一般项目模型软件不同的是,PRA可以对项目模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设置,包括工期的不确定性、任务存在的概率、资源用量的不确定性、资源价格的不确定性、逻辑连接的概率分支、逻辑链接存在的概率。对于有可能受到日历时段或者天气影响的任务,可以设置概率性日历或天气模型对其进行关联。不确定性之间的潜在联系也能进行设置。
风险登记册模块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输入风险信息,包括风险分级方法、风险描述、风险分析数据、风险应对活动等数据,实现风险登记册的建立,并将风险项和风险应对活动转化为任务加载到项目模型中。
概率性项目模型和报表模块的功能是对加载了不确定性、风险项和风险应对活动的项目模型进行模拟,通过抽样、统计的数据创建概率性项目模型。利用各种图表查看所需的统计信息,并生成风险报告。
02项目风险管理软件应用技巧
以下将结合项目风险管理知识体系,讲述PRA在项目风险管理六大过程中的应用技巧。
2.1规划风险管理
规划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制定整体的风险管理策略以确定各种风险管理流程如何执行,并与其他项目管理流程进行整合。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过程通常是在项目的最早期执行。相应的风险管理活动将整合到项目管理计划,提交给利害干系人并使其明确。
本过程的输出是风险管理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引言、项目描述、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角色、责任和权力、利害关系人的风险容忍度、成功的标准、工具和指南、分级和相关定义、模板、沟通计划、战略、风险分解结构等。
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取决于利害干系人的风险态度。因此,应通过与其沟通,充分识别组织和利害干系人对于风险的态度,明确项目目标(时间、成本等)、风险概率和影响的分级标准以及加权因素,并创建风险级别划分方法。这些分级标准和方法将作为后续对所有风险项进行定性分析的一致标准。但随着风险信息的不断明晰,利害干系人的风险态度有可能转变。因此需要持续沟通,以识别到他们风险态度的变化,及时更新和升版风险管理计划。
相应的数据可输入PRA软件风险登记册模块的风险评分系统(见图1)。需要设置的数据包括:概率级别、影响类型和级别、风险容忍度级别和风险评分的计算方法。如果需要,也能对风险紧迫性和易管理程度等加权因素进行设置。另外,在风险管理计划中确定的模板,如风险状态报告、风险分解结构、风险登记册等,也应在此过程中对相应的模块进行输入和设置,为后续过程提供支持。
图1:风险评分系统
2.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识别所有可知的风险。在风险管理计划完成后,应尽快开始风险识别过程。但由于项目具有渐进明细的特征,项目风险的暴露程度同样也是随时间变化的,在项目初始阶段不可能识别出所有风险。因此,从风险识别过程开始,到后续的各风险管理过程都需要进行迭代。可以通过审查历史数据、评估项目现状、预测项目发展等技术手段,最大程度地识别出已知风险,并在迭代的过程中不断地识别出由未知变为已知的风险。
本过程的输出是风险登记册(见图2),其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化的风险描述、每项风险的风险责任人、触发条件,潜在的应对措施也需在此过程中进行初步地识别。由于风险的描述很大程度地影响后续定性、定量分析和规划应对过程的质量,为使每项风险都有明确的描述,可以适当运用结构化的语言,即由于什么原因、可能发生什么风险、将导致什么影响。这样可以避免风险描述与原因、影响之间的混淆。风险描述的详细程度需要适中,不宜造成过多的工作量,但需要给每项风险分配唯一的风险责任人,并明确其责任和义务。
图2:风险登记册模块
可在风险登记册模块Qualitative界面及下方详情栏RiskDetails和Mitigation标签页中对已识别风险和潜在应对措施的相关信息进行输入。
2.3风险定性分析
风险定性分析是评估和评价已识别风险的特性,基于商定的分级标准对每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过程。需要对每项风险的发生概率、对项目目标(时间、费用等)的影响、紧迫性和管理难易程度等特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先级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