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元启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
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
“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古诗词文赏析↓
注
释
月如牙:指新月。
早:已经是。疏影:指梅花在月光照射下的投影。
逃禅老笔:一说指南宋画家杨无咎,号“逃禅老人”,以善画梅著称,时常对家中老梅写生。一说指北宋僧人华光长老(名仲仁,因住衡州华光山而称华光长老),擅画梅,常在月夜,就窗间梅花疏影用水墨晕写,称墨梅,传有《华光梅谱》。
胡床:交椅。
看咱:即“看啊”。咱:语助词。
大都来:只不过。
梅花是我,我是梅花:意为作者在画梅的艺术构思中,不觉已成了梅花的化身。
译
文
在新芽般一弯明月映照下,疏落的梅影映满庭院的窗纱。即使用我修禅人的老练笔墨,也难以画出这别一样清新佳美的图画。不由得坐在胡床上痴神地看得连眼也不眨。惹得妻子骂我有了邪心,为什么情事牵挂。我告诉妻子,只不过是迷上了梅花,大概那梅花就是我,我就是那月下的梅花。
赏
析
梅花,是历代诗人吟咏的题材。此曲咏梅,有其独特之处。首两句写梅花的形象,但不直赋其形,而只描画其影。月牙儿是一弯新月,光色朦胧;疏淡的梅花枝印在窗妙上,隔窗看去,越发如痕如梦,呈现出清逸的神韵。“山妻骂,为甚情牵挂”一句,是神来之笔,作者以老婆的嗔怪,侧写自已如痴如醉般专注地赏识梅花。“骂”字显出老婆的醋意,境界全出,使人发噱。末两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的疑问,既表明雅赏梅花进入物我两忘的化境,也表明在看梅的过程中,对人的生活有所体悟。庄子曾有梦蝶之说,梦醒后不知蝴蝶是庄周,抑或者庄周是蝴蝶,从中悟出人世的虚幻。此曲巧用其意,但思想是积极的。作者说自己与梅花浑成一体,无法分辨,蕴含着以梅花高尚纯洁的品格自喻的用意。此曲前段用语典雅,后段用语通俗,在描绘中渗和着哲理,这在散曲中别开生面。
景元启
景元启,元代散曲作家,约公元一三一七年前后在世(吴梅、王易、虞冀野均疑为即景元启)名、里、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中前后在世。工作曲,有得胜令等小令,存太平乐府及阳春白雪中。所作散曲今存小令十五首,套数一套。
完
?经典引路,诗词为伴。在诗词的海洋里,你会欣喜地发现,那些遥远的面孔,从未如此地鲜活而有趣,那些经典的篇章,字字句句如同珠玑,拨动着心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