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大脑进化决定着人类对宇宙理解的深度,人脑究竟开发了到了什么程度也是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人脑利用率不到10%,有的则认为人脑基本开发完了。
不管是哪个观念,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人类对于很多概念和现象还难以理解,它们有的是宇宙现象,有的是人的思维产生的却反过来超越了人的理解能力。
如果说工业革命建立在蒸汽机和轮子的基础之上,那么人类发明的数字不亚于就是人类文明的“蒸汽机”和“轮子”。
数字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因为它的极限性,数字又似乎无法完全被人运用和掌控。
A
极限概念
常见的极限概念有极大、极小、极快三种,据说,高中数学求极限这一课不好上,老师要向学生解释极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0、1、2、3、4、5、6、7、8、9。
中国发明中文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它们都是基本数字。
其它更大的数字均是基本数字的组合之后再加上单位所表示的。
单位有: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大数、无边、无等、无数、无知、无感、无想、无觉、古戈尔、古戈尔普勒克斯。
其中从“十”到“万”,都是“十进制”,即后面的数字比它前面的数字大10倍。
但是从“亿”开始就是“万进制”了,即后面的数字比它前面的数字大倍。
比如:1兆=亿
从上面单位排列顺序中有所悟,难怪人们常说“不可思议,”原来它居然是一个超级大的计数单位,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常说的“功德无量”原来真的是大功大德,它比不可思议还要大倍。
“大数”又比“无量”大倍,所以现在是“大数据”时代。
佛家超越了现实,他们直接说“佛法无边”,“无边”比“大数”又大倍。
宝,我错了,我经常吹牛说阅人无数,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无数”也并不是没有数目,而是一个比“无边”还大1亿倍的单位。
到这里,我基本没有什么数字大小的概念了,只是感觉它们一个比一个大,都超级大,就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如果有人骂你“无知”,你大可必生气,因为“无知”也是一直超超级单位,它比无数还大倍。
我的脑力计算已经不够用了,理解越来越吃力,借我一点脑容量吧,假如这个时候你考我:5.08古戈尔等于多少万?
那我提醒你:这样子你会失去我这个朋友的。
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连续数到了,那时就感觉到了孩提时代的巅峰。然而,现在混到四十多岁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所接触到的数字顶多也就是以万为单位的。
我不是王健林那种以亿为单位的富豪,我真的很难理解一恒河沙能买多少台玛莎拉蒂。
贫穷真的会限制想象!
既然这样,那亿后面的兆啊之类的单位有啥用呢?
当然有用,波动的频率单位用得上,每秒钟振动万次叫1兆赫,比如深圳电台FM89.8的意思就是89.8兆赫。
“京”是个好字,京东、京东,有些东西就是注定的,不服都不行。
至于更大的计数单位“那由他”,我已经没有心情和智商去理解了,那只能由他了,难怪叫“那由他”。
人类自己发明的数字居然找不到也写不出最大的数字,高等数学只能将大得不可描述的数字叫“无穷大”。
我曾在大学数学课堂上问教《数学分析》课的教授:无穷大到底是多大?
教授被我这个傻白甜的问题雷到了。
后来我懂事了,接受“无穷大”并不是一个具体数字的事实,它只是描述数字可以大得没边,没有限制的意思,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有无穷大,当然也有无穷小。
上过初中的都知道,最小的数字不是0,人类也知道最小的数字是多少,也写不出来。
举一个例子:普朗克时间
别看它和“特朗普”只一字之差,它却是一个极极小的时间,小到什么地步呢?
普朗克时间定义为:10的负43次方秒。
除了数字的极大、极小不能理解之外,速度极快也是一个让人无法捉摸的概念。
生活中能体验的速度包括走路、跑步、乘船、坐高铁、搭飞机等等,这些运动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但它们至少还有参照物,人的大脑意识能感觉得到。
但是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太阳系绕银河系运转的速度都是一个个天文数字,人的视觉和大脑却根本感觉不到了。
所以,大脑对于每秒钟16.7千米的第三宇宙速度根本就没有任何概念和体验,无法理解,反正只知道这个速度可以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进入宇宙其它空间。
B
维度概念
维度是常用来描述空间概念,比如一维、二维、三维、四维等等,因为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所以维度概念就更难理解了。
尽管我不认可当代主流维度概念的分类法,但还是以它举例说明。
一维看作是一条线,二维看作是一个平面,三维是立体面,四维就是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度”。
一个简单的“加”字就把大多数人的意识给绝缘了。
因为在人的大脑运算法则和机制里面,只有同类事物才能相加。
比如:1个美国人加1个中国人等于2个地球人。
但是,1只山羊加1个美国人,那就不好算了,你硬要说它等于“羊人”,我也不拦你。
因为时间、空间本身都很难理解,所以四维就显得分外别扭,我吃生米都没感觉这么别扭过。
然而一旦想开之后也简单了,四维不过就是三维事物的时间演化轨迹嘛。
比如,老张人早晨下床到夜里上床,他在一整天的活动轨迹就是构成了一个四维空间,但是老张做梦了就另当它论。
至于五维、六维到十一维,限于心情和篇幅就不写了,能轻松理解四维,其它维度也不叫事儿。
C
时间概念
说到time,有人会说:我很有时间观念,从不迟到,一天要看十几次时间,没什么难理解的啊。
错了,这种时间只是生活计量时空的工具和方式而已,电脑、手机上的时间并不是我要说的宇宙时间现象。
比如生米煮成了熟饭、覆水难收、人从喝奶到挂到墙上、昨天打麻将老是放炮、美国佬的潜艇撞*了、莫迪向中印边境增派了王牌部队等等。
这些现象有一个共同的、不可改变的规律,它们始终只有一个发展和演变方向,不能倒回去,不能重来,人无法返回去改变它们。
李亚迪的水杯掉在地上摔破了,办公室的人都看到了。
但是,我敢肯定办公室的同事从来、永远也不会看见亚迪摔在地上的破杯子弹回到桌上复原了!
有人说,莫迪把边境部队撤回去不就结了吗?
就是撤了,仍然无法改变曾经派兵的事实,莫迪权力再大,也不能改变四维空间。
这就是时间的箭头,是宇宙时间的本质!
写到这儿,本来可以结局了,心情突然又好了,那就再多两嘴。
通过一些生特殊的训练可以提高数字与维度的理解能力,我经常有意练习一边听英语,一边看电视剧,一边看书的一心三用法,强迫注意力分成三个维度,感觉妙不可言。
再分享自己发明的三维数字练习法。
站在马路边数记经过的车辆并即时报数,具体操作是这样的,把车子分成“私家车”、“公交车”、“货车”三类分别计数。
当不同车子经过站台时,在相应数字维度上记忆,并即时刷新报数。
例如报数:
表示有5辆私家车,1辆公交车,2辆货车经过了站台。
当再有10台公交和5台货车经过站台之后,报数则变为:
这个数据就成了三维数据,在3个不同方向的数据记忆叠加下去,直到无法坚持、出现混乱重启为止。
生命最宝贵的是思维和意识,也许将来人类能像电影《超能》里面的LUCY一样完全掌握人的潜能,从而能理解和运用那些曾经无法理解的事物和概念。
Oct.27.深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