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报道,来自《承德晚报》。
这,是我第三次见到胡希胜,相较于前两次,他似乎更加清瘦。第一次见面,是年他在英国伦敦第22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中,获得“世界记忆大师”荣誉认证时。第二次,是在他出席我市第一所脑力教育培训学校落成典礼时。而这一次,是因为他即将于7月中旬回承德为家乡的孩子及家长举办一场“最强大脑、超级记忆”大型公益观摩会。说起这次观摩会,他满怀期待——“《最强大脑》里的选手展现的超群记忆力让很多观众震惊,我是希望通过这次观摩会告诉大家,只要接受专业的训练,每个人都能拥有一颗‘最强大脑’!”获得“世界记忆大师”认证年12月2日,英国伦敦。胡希胜手持“世界记忆大师”证书站在世界脑力锦标赛的颁奖台上。而这一天,他刚好满27周岁。这张认证无疑是他最好的生日礼物。
年到年,胡希胜连续四届入选中国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最终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的荣誉认证。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到世界级的记忆大师,胡希胜用了7年。对于这个很多人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胡希胜却说:“我用的时间算是比较长的,其实如果单纯的想在比赛中通过规定标准拿到记忆大师的证书,远远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几个月的针对性训练就足够了”。
这正是胡希胜的不同之处,他并没有单纯的去追求一份荣誉,而是从一开始就把“记忆训练”当成了一份事业。在进行比赛训练的同时,他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新的记忆方法,几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将记忆方法灵活地融入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当中。他不但在赛事方面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的认证,而且在教学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与《最强大脑》结缘天才般的大脑,魔术般的技能,一次次极限的挑战,一波波视觉的冲击。《最强大脑》,一档由国内、外顶级脑力精英领衔的科学类真人秀节目,风靡了、,震撼全球。
很多观众会纳闷,这些脑力达人是不是天才?作为“世界记忆大师”的胡希胜给出了答案,“其实节目中的Doctor魏早就对这个问题做过了回答,每个选手的能力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根据科学的研究,每个人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生来并无差别,只是后天开发训练的方式和程度不同,以及每个人所掌握和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胡希胜说,“死记硬背,是人们最常用的学习方式,然而这也是最低效的一种记忆方法,或者说这根本不是一种记忆方法。要想记忆好,学习专业的记忆方法是极为重要的”。胡希胜告诉记者,《最强大脑》中的很多选手都是直接参加过世界脑力锦标赛,或是间接接受过相关训练的。年12月和年2月,《最强大脑》栏目组曾两次找到胡希胜,邀请他参与该栏目的录制。在两次会面的过程中,胡希胜为栏目组设计并演示了“空间场景记忆”和“棋牌记忆”两个挑战方案,最终演变为《最强大脑》第二季中“铜人茶馆”和“让你成大牌”两个节目。
为家乡培养更多记忆大师年12月,“承德走出个世界记忆大师”的新闻充斥着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各个媒体,一切有关于胡希胜获奖的新闻都持续地得到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