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图灵奖得主专访人工智能及未来发展方向丨E
TUhjnbcbe - 2022/7/15 18:4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onghe/89ac7.html

大师说系列学者访谈专栏

“大师说系列学者访谈专栏”是由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编辑部和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出品的高端对话学术访谈栏目。栏目将邀请图灵奖和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中外院士等著名学者担任嘉宾,以独家学术访谈或主题报告形式分享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学术前沿。

第一期专栏特别邀请了图灵奖得主、美国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前美国总统信息顾问、卡耐基梅隆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联合主编罗杰·瑞迪(RajReddy)教授。

RajReddy教授出生于年,是一位印度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在人工智能系统、机器人系统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最重要的早期先驱人之一。年RajReddy教授获得图灵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人(印度裔)。RajReddy教授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培养出了一大批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领*精英人物,包括李开复、沈向洋、洪小文等。

北京时间,年6月24日,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ComputerHistoryMuseum)宣布RajReddy教授入选年度“CHMFellowAwards”,成为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名人堂”一员。“CHMFellowAwards”由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设立于年,致力于表彰用技术与创意改变和影响人类的杰出先驱,以褒奖他们用计算科学技术推动人类前进方面做出的杰出成就和重大贡献,被公认为是计算机领域的最高成就标志之一。

随后,RajReddy教授在颁奖典礼上发表了获奖感言,他表示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致力于推动技术如何为社会服务的研究,探索如何用技术塑造更美好的未来,特别是在促进教育的包容、公平等方面。他还表示自己很幸运,总是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与正确的人相遇,做着正确的事。

RajReddy教授与中国渊源颇深。年起,RajReddy教授开始推动“通用数字图书馆”项目研究,目标是让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任何知识。年,RajReddy教授与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潘云鹤院士共同倡议发起了“中美百万册数字图书馆”计划,后续该计划又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立项成立“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ADAL)”项目,该项目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月均访问人次已突破千万级,成为全球颇负盛名的公益型数字图书馆之一,极大推动了全球计算机技术与促进图书馆信息共享。

得知RajReddy教授获得CHMFellowAwards荣誉,曾在RajReddy教授课题组做过访问学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潘云鹤教授与RajReddy教授得意门生、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员(IDEA)理事长沈向洋博士第一时间向其送去了热情洋溢的衷心祝贺。

潘云鹤院士祝贺RajReddy教授入选CHMFellow

沈向洋博士祝贺RajReddy教授入选CHMFellow

作为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联合主编,RajReddy教授日前接受了大师说系列学者访谈专栏主办方之一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飞教授的视频专访。

以下内容根据双方访谈记录内容编译:

吴飞教授

您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工作。您认为激励您在人工智能研究中取得巨大成就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RajReddy教授

我认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和工程学同样重要的角色。传统来讲,工程学是一门增强人类机能(效率)的学科。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行走速度只有每小时3、4英里,却能通过驾驶汽车以英里/小时的速度行进,或是可以通过乘坐飞机以1,英里/小时的速度行进,而火箭(这样的工具)就更快了。所以,这些工具使我们能够做超出自己身体能力以外的很多事。因此,工程学是一个致力于增强人类身体机能的学科,而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则致力于提高人类脑力智能各个方面的一个学科。所以,无论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思想意识想做什么,我相信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都可以增强这部分的能力。

如果你去想年前人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世纪之交的年,是没有汽车、飞机、电力或电话,没有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存在的很多东西的。在过去的50年到70年之间,我们取得了许多进步,包括在核能、卫星通信、计算机设计和DNA(技术)等等方面,这些科技的进步都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我很期待,未来几百年到几千年,人工智能与计算科学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改变我们思考和做事的方式。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学习、做事——任何时候都需要使用我们的脑力,我们大脑的神经细胞会参与各种事情,无论是看、听、说还是走路,它们总会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所以,我相信,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最终就是要实现增强人类(大脑)的智能。虽然我不能准确地告诉你,它(人工智能)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有很多计算机已经能够下象棋、打扑克,玩游戏,而且比人类厉害很多。所以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构建这样的系统来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去下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这样的系统,它们可以快速分析棋步,并告诉你正确的做法。对汽车来说也是如此,当我们驾驶汽车时,人类本身并不十分擅长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出足够快的反应,因此,才会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但我相信,在未来5年、20年,汽车事故将大幅减少,比如80%甚至更多,因为我们将依靠人工智能算法的自动驾驶系统来增强人类的(判断和应急)能力,从而可以更安全、更完善的出行。所以,就像现在特斯拉等所提出的自动驾驶技术,在人们有任何可能发生危险前就会提前预判从而刹车,比如有一辆车要出现,但是人没看到的情况下,自动(辅助)驾驶会帮助提前刹车,以保证安全。这些事情现在已经做到了,将来会发展得更好。不仅仅是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想象任何我们需要通过大脑思考来完成的任何事情,人工智能是否有可能把它们做得更好?这正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令人兴奋的地方。就像工程学增强了人类的身体机能一样,人工智能将增强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这就是我认为会发生的一切,并且这就是我认为我们将要前进的方向,也是一直激励我,沉浸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吴飞教授

在过去的几年里,您一直致力于在提倡如何帮助贫困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您认为我们应该在未来十年,人工智能可为那些发展中国家的文盲或半文盲群众做些什么?

RajReddy教授

我认为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技术,并且知道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去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只是距离这一愿景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好比说,我们要让一个完全不识字的人可以马上学会体验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完成购物,但能让这类人群能够读懂、写出、提出这样的信息需求,特别是能读、写英文、中文或者其他一些语言的服务在哪里呢?

许多生活在偏远农村地区的人们无法顺利阅读报纸、文章,他们可能不理解这些内容的意义上或细节上的含义。他们可能认识某个词语,但不知道是什么什么意思。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情况对你我也是如此,我们虽然认识字,也明白这个英文单词的意思,但是如果当我拿起一本生物学的书,看到某些专业的词汇时,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这个单词。因此,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一些(文盲、半文盲)人群,尽管他们读了小学,可能知道如何读、写(基础的字),但并没有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并从受益。

某种意义上讲,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可以能够说话的,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事情,即使是那些不懂得读、写的文盲、半文盲,他们也能说话,因为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能够让他们通过说话得到各种各样的东西(信息)。基本上,对我们来讲,日常可以很轻易地通过发送发送电子邮件、短信等来交流。而那些文盲、半文盲却做不到这样去通过读、写(进行交流),但他们可以讲话。相比于文本短信,语音消息更方便使用,包括在网上购物也是如此,比起去附近的一些村庄商店,由于距离等原因,可能会很贵(并且不方便),如果能够通过用说话的方式(语音消息)就能让他们在网络买到想要的东西,便可以方便、便宜很多。

所以,关键的点在于,我们需要弄清楚如何能够让他们这样的人群也能享受到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带来的所有好处,体会到技术是如何改变每个人的生活的。例如,每次来中国,我对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灵奖得主专访人工智能及未来发展方向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