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剧照
女性创客大赛“网络展示”
评选环节
聪鱼大脑
让脑力运动流行起来
聪鱼大脑创始人
周莹
前段日子里,女性大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在东方卫视热播,该剧向人们讲述了清代女首富周莹传奇的一生。
虽然剧中周莹的身世与历史上的周莹有所出入,但是对于周莹的智慧,性格中的坚韧,却是相差无几的。
身为一个平凡的女子,身在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朝代,婚后十几天便守寡的周莹没有被周围那些流言蜚语,那些压迫所击倒,而是坚强面对,勇敢向前,最终成就了一代传奇女商人的神话。
而如今,与这位传奇式女商人有着同样名字的另一位女性,也用自己的努力,塑造了另一个传奇。
她就是国际记忆大师,周莹。
机缘巧合听说“记忆宫殿”
大四那年,周莹被一部港剧里一个名为“记忆宫殿”的词汇所吸引。起先,她去查找关于“记忆宫殿”的资料,发现正如剧中人物,利用记忆宫殿这种记忆方法将身边的事物记忆起来一样,这是一种能够让人将东西记得更牢记得更多的方法。
身为艺术生,从小对于身边学霸十分羡慕的周莹似乎找到了实现这种憧憬的方法。她想要学习记忆宫殿的记忆方法,在自己的实际学习中加以运用。
由此,周莹开始了她迈向用脑力记忆世界的第一步。
记忆法学习时的笔记
深入了解学习何为“记忆”
有了好奇心的推动,那之后的整个大四,周莹都在自学关于记忆知识的忙碌中度过。
她第一次接触的记忆教材,是在淘宝上十块钱买来的初级教材。虽然当时她看完之后,就像是第一次见识到生意场上唇枪舌战场面的女商人周莹一样,一头雾水,但同样的,我们的周莹也和女商人一样,不仅没有在这一头雾水的笼罩下迷失和放弃,反而是燃起了熊熊斗志之火。
“我一直在心里琢磨,到底真正的记忆是什么呢?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想要近一步靠近记忆宫殿,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她开始思考,为什么别人能够成功运用的方法,到了自己这里,却是怎么也无法理解?
带着深深的疑惑,周莹深深陷入了对脑力记忆的探索之中。她开始不断收集关于记忆方面的培训和比赛的信息,慢慢就了解到,脑力记忆这样的运动,不仅有专门的培训,而且在西方,还存在着世界级别的脑力运动赛事。甚至已经有很多人成为了国际记忆大师,并且在从事相关的脑力劳动记忆工作。
受到了诸多事实的鼓舞,周莹毕业后,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安心于家人的安排,而是毅然决然到了武汉,正式开启了自己向专业脑力记忆方法学习的道路。
证明自己,荣获国际大奖
“当时家人对我不理解、不支持。”
“得知世界脑力大赛在成都举行,我就想要参加。我想通过与国际脑力大师的同台竞技,测试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不甘心一直被人们所误解,我要证明给大家看。”
正如周莹自己所言,她不甘心自己从事的行业被误解,也不甘心自己的努力被否认。在这一刻,那位坚强的晚清女商人周莹身上存在着的不屈不挠,在如今的周莹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她决心要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证明自己。
正式参加锦标赛之前,周莹面对的是长达几个月时间的记忆训练,虽然这些训练枯燥而又艰苦,但是靠着对脑力记忆的狂热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周莹终于突破重重关卡,成功入围了世界脑力锦标赛。
以往的辛苦都没有白费,60分钟内正确记忆个数字、一小时内正确记忆13副打乱顺序的扑克牌,这优异的比赛成绩让周莹成功获得了“国际记忆大师”称号。但比起拿到荣誉证书,更加让周莹激动的是,家人终于理解了她。
比赛获得过的证书
不会停止探索,让更多人加入
虽然成为了国际记忆大师,但周莹并没有因此而感到自满。她告诉自己,她仍是个初窥门庭的新人,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而且脑力记忆术的影响力,也不应该仅限于一人。
“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记忆术,让记忆术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当周莹说出这句话,她所心系的是那万千如年少时的自己一般,披星戴月埋头苦读的学生。如果这些学生能够掌握脑力记忆的方法,那么在面对升学压力时,一定会轻松得多。此外,即使是已经工作的人,如果能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做事情,也必将事半功倍。
学生欧阳宇洁
不仅如此,更有依据表明,脑力记忆术的训练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痴呆症。
脑力锦标赛
65岁学生靳俊玲获得了老年组
世界第二,中国第一
对于脑力记忆术的好处深有了解,自去年开始,周莹和自己的队友——最强大脑谢超东、全球脑王陈智强,就一直在从事脑力记忆研发和培训工作,希望能够将这种脑力运动进行推广普及,让更多的人加入,并且从中受益。
如今,将近1年时间过去了,周莹和她同伴们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在去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中,他们共培养了10位世界记忆大师(囊括儿童、青年、成人三个组别。)也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11岁学生张洋华获得世界记忆大师
打破儿童组虚拟日期事件世界纪录
19岁学生李杨,全球排名世界第九,中国第一
年,她非常高兴地发现,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