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打破新闻奖传统评选方式,助推ldquo
TUhjnbcbe - 2022/8/5 9:01:00
彭洋出诊时间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3/9222203.html

新闻奖作为新闻业务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自年第一季度开始,长江日报打破延续多年的新闻奖评选按新闻体裁分类设奖的传统,在奖项设置上具体分为主题宣传奖等7个类别,年度评选时另增加传播力建设奖。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这一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本文就长江日报新闻奖评选改革两年来的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思考,同时针对需要完善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是媒体面临的一道必答题。答好这道必答题,需要媒体做好顶层设计。自年第一季度开始,长江日报通过新闻奖评选改革,打破了多年来新闻奖评选按新闻体裁分类设奖的传统。改革后的长江日报新闻奖,不同于以普利策奖为代表的西方新闻奖,也不同于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新锐市场化媒体设置的新闻奖,还不同于以中国新闻奖为代表的记协组织评选的新闻奖,而是在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报特色的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的新闻业务评价改革。

一、改革:新闻奖奖项设置不再按体裁分类

现有对国内新闻奖奖项的研究多以普利策奖与中国新闻奖进行比较,[1]对媒体自身新闻奖评选改革的研究寥寥。在新闻业务改革中,*报以外的许多新闻媒体先行了一步,[2]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是这方面的代表。年,南方都市报首次设置新闻报道奖,主要分为普通新闻报道奖、人物报道奖、生活服务报道奖等,后又增加了报网互动特别奖、多媒体报道策划特别奖等。新京报年度新闻奖设置于年,设有独家新闻报道奖、解释性新闻报道奖、深度调查报道奖等奖项,后又增加了新媒体编辑奖、视频摄制及传播奖、新媒体创新奖、最具影响力新媒体奖等奖项。从新京报年度新闻奖获奖作品看,无论是新设立的新媒体奖项获奖作品还是传统奖项获奖作品,都体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3]

长江日报新闻奖设立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年8月底揭晓的年度全国好新闻评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好新闻评选活动。该评选揭晓后不久,长江日报为推动新闻改革,决定评选年度好新闻,这是长江日报历史上第一次好新闻评选。首次评选从篇推荐作品中评选出好新闻32篇,获奖作品中消息占24篇、通讯5篇、小故事3篇。这一按新闻体裁分类为主设奖的新闻奖评选,在长江日报前后持续了38年。

年是长江日报融合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年份。从年第一季度开始,长江日报新闻奖评选打破了延续多年的按体裁分类评奖的传统,在奖项设置上具体分为主题宣传奖、公共服务奖、调查新闻奖、现场新闻奖、传播创意奖、观点贡献奖、爆款产品奖等7个类别。其中,观点贡献奖下另设好标题奖,传播创意奖下另设好版面奖。新闻奖分季度和年度分别评选,年度新闻奖获奖作品从季度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产生。年度新闻奖另增加传播力建设奖。改革后的长江日报新闻奖,除调查新闻奖后改为深度报道奖外,其他都保持了稳定。

长江日报新闻奖的这一改革,是否会影响参评记协组织评选的新闻奖?之前,长江日报参评武汉新闻奖的作品,直接从长江日报新闻奖年度获奖作品中筛选;改革后,参评武汉新闻奖的作品,由采编部门重新推荐。参评湖北新闻奖的作品则结合武汉新闻奖评选结果,另行确定推荐篇目。这既保证了长江日报新闻奖的相对对立性,又实现了与记协组织评选的新闻奖的有效衔接。

从实践看,改革后的长江日报新闻奖与记协组织评选的新闻奖并不矛盾。一方面,近年来记协组织评选的新闻奖也在不断改革,在奖项设置和评选标准上也都十分注重媒体融合,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在奖项设置上已有较大变化。年7月28日,中国记协网公布《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在回答中国新闻奖评选项目主要有哪些调整时介绍:“将过去按照新闻机构、媒介形态、传播渠道分别设置评选项目的做法打通。以文字消息、文字评论项目为试点,向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放开参评。今后根据试点情况逐步放宽。”另一方面,长江日报在记协组织的评选新闻奖中,获奖数量、等级等保持了相对稳定。例如,在第二十九届(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有4件作品获奖。湖北省记协推荐参评第三十届(年度)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中,《9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被摘牌》《*运会专用道到底是怎样一道风景》等均是长江日报年度新闻奖获奖作品。

二、动因:进一步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不仅是一个传播的命题,更是一套治理的话题,关系到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4]媒体融合进入了深水区,仅有勇往直前的胆量和气魄还不够,还要有抓住关键问题的眼光和智慧。[5]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长江日报新闻奖评选改革的探索,具有标志性意义。

(一)适应媒体自身改革的需要

年3月,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改革后,集团旗下的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及长江网原有的采编力量组建为集团的14个公共采编部门。[6]此前,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的新闻生产是相对独立的,新闻奖评选也是分开的。改革之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新闻内容生产上初步实现了中央厨房模式下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这客观上需要新闻业务标准评价的统一。长江日报新闻奖原来的参评作品仅限长江日报各平台上刊发的作品。改革之后,长江日报新闻奖更像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奖,除长江日报外,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网等集团公共媒体平台上刊发的作品均可参评。

(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

媒体融合,具体来说是打通媒体集团内的采编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实现采编的信息资源共享,各媒体(或栏目)根据自身定位生产不同形态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用户的新型媒体作业模式。[7]年被称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元年”,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第一次上升至国家层面。[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发展,*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9]新闻奖评选的宗旨是让优秀作品起到引领、导航、示范的作用,但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不少作品已经很难把它们归到哪一类体裁和媒介,新闻奖还单纯地以媒介类别、体裁样式来评判已落后于现实。[10]推动媒体融合深度发展,需要改革新闻业务评价方式。改革后的长江日报新闻奖,让内容生产指向与目标变得更加明确,有利于推动媒体融合向深度发展。例如,爆款产品奖在评选标准上明确“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破新闻奖传统评选方式,助推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