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舌尖上的潮实
TUhjnbcbe - 2022/8/18 20:03:00

舌尖上的潮实

shejianshangdechaoshi

引子

原本只是抛出个简单的问题,文案又不会想,就只能靠别人帮忙这样子,没想到潮实里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待在那里面的,到了那里跟回家一样。

灵*拷问:

潮实的饭菜难吃吗?

朴实路人郑某朝:它不是难不难吃的问题,它真的是那种,很少见的那种,它的炒粉叫蚂蚁上树,饺子还要抢,炒饭只有蛋,遗憾的是高考那天人太多,十几盆从教师食堂端出的好菜,我们班一点也没有抢到。

筱雨:好吃!就是比金中差一些。

*姑娘:我觉得不会呀hhh虽然偏咸(而且略油),但是总体还是很不错每周都有我们比较期待的菜式,提名下卷心菜和周末留校时候的饺子,好吃的泪流满面,而且毕竟是学校农场种的菜养的猪养的鱼,吃起来超放心w

(备注:每天都是认真打扫、紫外线消*,每周还有一次大扫除,卫生这点,还真的没担心过呢。)

思无果:对于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的答案是“好吃是谈不上的,但绝对能保证营养”。拿早餐来说,很少有学校可以做到豆浆牛奶供应不断,午餐晚餐一荤两素搭配均衡,偶尔能蹲到老师们的“残羹剩饭”(对于学生来说简直是极品佳肴),作为高三*还有机会吃到夜宵的鸡汤和大螃蟹。

食物,果然是连接现在与过去最好的桥梁,忘了平衡移动方向,忘了动量守恒定律的斜面应用,忘了生态平衡理论,忘了抛物线的十几条性质,忘了“干”到底有几个意思,忘了(英语是真的啥都忘了,连个名词都想不起来了)。

但是,忘不掉的,是三年里的每一道菜,或许是美好的回忆,或许是辛酸的过去。

时刻惦记教师食堂的柠檬精们

Lemonz:总体来说,管饱不管好。但是,细究下去,可以先分为教师食堂和学生食堂,教师食堂不比外卖差(有生之年吃过几次),学生食堂一言难尽。

胖胖:潮实的饭菜虽然比不上家里的(不过我倒也没听过哪个学校饭菜比家里好的),但真的算很好吃的了,尤其是教师餐厅的菜。

筱雨:高二的食堂普通饭食是做得最好的,高三的普通饭食虽然没那么好,但是出现了豪华饭食——教师食堂推出来的菜,豪华饭食那是相当好吃。但是想吃到豪华饭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有速度和力量否则很容易被挤出人群…

在这里说句公道话,潮实的教师食堂真的是人间美味,此生有幸踏入一次,无悔。

要是你能跟班主任打好关系,说不定也可以让TA偷偷地给你们带上一盆美味。

坚决拥护“早餐要吃饱”的

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伙伴:话说,早餐真的,吃得饱吗?高一高二时早餐基本上一人一口杂咸配一碗粥,感觉很难下咽。有时候改善了,粿条挺惊喜的。高三早餐还好一些,肉包卤肉卤蛋,基本上靠这些能吃得很饱。

说明:秃头草小编不觉得早餐吃不饱,肉包卤肉卤蛋也不是高三才有吧,也许是这位可怜的小伙伴一直被他们桌的人瞒着。不过杂咸的确谈不上多,一人分一两口的样子。早上的豆浆倒还可以,牛奶的话感觉就是太甜了。

对配料有着严格要求的某同学

筱雨:最想念高二食堂的辣椒酱,谁能想到身材单薄的我能吃下三碗炒粿拌辣椒?可惜到了高三只剩下沙茶酱,再也没了之前的疯狂,再没吃过超过一碗的粿条。

潮实的沙茶酱绝对是自己配的,我真的不信沙茶酱做成这个样子卖得出去。沙茶酱除了咸没有什么特点,建议自带老干妈、沙茶酱、酱油(早餐只提供鸡蛋鸟蛋但不会提供酱油)等配料。

特(qi)色(pa)

菜(cai)品(ming)

王不留行:饭菜的话……就是高三的每周特色菜很好吃吧,其他我都很嫌弃 (′~`;)重点表扬宫保鸡丁,可乐鸡翅,水蒸蛋羹,五彩熏鸭!

胖胖:虽然有番茄鱼这些难以下咽的菜,但还是有像牛肉土豆这等顶呱呱的菜色。在潮实呆久了,对潮实的菜也有感情了。

Lemonz:潮实食堂几道拿手菜就很好吃,比如牛肉,青椒炒蛋,等等。但是潮实的大厨可不是囿于已有菜式的守旧之辈,会开发各种千奇百怪的菜式,比如无力吐槽的蚂蚁上树。

(以上只基于对高中部的评价,听说初中部的食堂不好吃×)

潮实食堂有几道雷区的菜避开就好,其他的都挺好的,菜式很丰富,当然味道没办法跟外卖比(你懂我的意思吧~)。一生之敌:番茄鱼,番茄鸡米花,番茄烧麦(搞得我吃蛋包饭也对番茄酱产生了恐惧)。炒粉签和烧鸭也不好吃。

你追过车吗:潮实的饭菜名字很特别,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潮实饭菜的名字期待新的一周。但事实是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蚂蚁上树(肉沫炒豆芽)、寿司(蛋饺)、芙蓉蛋(蒸鸡蛋)。有辣的有甜的有咸的,各有特色。怎么说呢,潮实的饭菜肯定不能算很难吃,不然就不可能看见阿姨把放热腾腾饭菜的车推出来的时候,后面屁颠屁颠围着很多同学一起走。简而言之概括为,追捧阿姨的车就是追捧潮实的菜。

什么叫做吃上美味的菜是一场脑力和体力的较量呢,潮实的孩子都懂。在此引用《潮实,你好》一小段话。

一张长桌,十个人,彼此合作,互利你我,你看左方,我盯右方,他朝前方,他向后方。

看,阿姨从那边来了,她端的盆子盖了盖子,那是螃蟹?不,也可能只是应菜。你上,你跟紧她,注意她的每个动作每个眼神,伺机而动,盖子一掀开,上!在长年累月的斗争中,阿姨们学会了调虎离山,学会了声东击西,我们学会了四面包围。

小盆友,你现在是不是有很多问号。

炒粉?

肉沫炒豆芽?

到底,“蚂蚁上树”是什么?

没有人给出过确切的答案,每个班甚至每一桌或许都有他们自己的答案。这大概就叫做,区域性文化差异。

盘点几大菜色

图片难寻,实在抱歉

土豆牛肉

堪称潮实特色,它可以衍生出番薯牛肉,土豆与番薯这种高淀粉食物搭配高蛋白的牛肉,一起煮出来的味道特别奇妙,牛肉嫩而不柴,土豆烂熟成泥,渗入汤汁的味道,吃起来美妙无比。

青椒炒蛋

出现在青椒盛产时期,时值寒冬,每日中午青椒炒蛋的出现成了我们最大的盼点,许多人拿好碗准备随时截住阿姨的餐车。热乎乎的青椒配上一口白米饭,享受冬日里回荡在胸腔的暖气,冬天也变得不会如此寒冷。

NOODLES

暂且认为潮实学子饭吃多了故而想换一换口味,潮实的面分为原汤汁与番茄汤汁两种,面扁而窄,宽约2毫米,这种面不易吸水,不怕吃着吃着突然没了汤。吃面的时候永远是人头攒动,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此外,阿姨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很有食欲,因此诞生了一系列美(pian)妙(ren)的菜名,诸如红烧狮子头、蚂蚁上树、芙蓉蛋......再回到主题,其实饭菜好不好吃是相对的,举个例子,男生拼命淘汰的番茄鱼在女生桌却备受欢迎。

食物留住青春抒情版

风信子:在我记忆中所有的校园食堂里,它是最让我无法忘怀的美味。似佳肴透着苦后甘甜的欣慰,却又在平淡中向外散发一种温柔和热情。每一天最大的期待,每一日最大的乐趣,猜谱,抢食,享味。一生中只匆匆擦身几次的食堂阿姨,一世中最重要的那三年至交,就在这一次次的“三餐”里,成为了家人。家里的食物,你会说难吃吗?与最爱的朋友家人在最爱的地方最恰当的时间共餐,何餐不美食?只憾年少无知不珍惜,待念时,只剩梦中影。

思无果:离开潮实接近一年了,若能在吃上一次潮实的饭菜自然是欢喜得很,无关它好不好吃,怀念的是那些氤氲的热气,那些跟在阿姨餐车后面跑的时光。

偶然听到一句话,食堂的阿姨说,“我给你们做吃的比给家里孩子还要用心。”

她们催着我们赶紧吃完饭洗完碗离开,她们着急着要打扫卫生,也是偶尔地听到,“我家里还有个孩子等着喂奶呢。”

就这样,她们一边要照顾着家里头的孩子,一边要照顾这头的我们,尽心尽力。

对待一群口味不一的家伙,他们也都在认真地钻研菜品,可以抱怨饭菜有时有些难吃啊,但我还是喜欢他们看着我们时那朴实而快乐的样子。

走了很久,再回头,也许,还是家的味道。

文案:秃头草、思无果及众多可爱的小伙伴们

图片来源:宋老师微博图片

排版:秃头草

相关内容: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潮实套餐

(内有多张图片,若对本文图片过少而感到不过瘾可移步。)

进了潮实保底中大?

潮实,你好

过于真实的潮实定律

[绘影

图文]最好的晚霞永远出现在下午最后一节课的那个傍晚

1
查看完整版本: 舌尖上的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