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开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的朋友圈里,上海封控妈妈们的一天
TUhjnbcbe - 2022/12/31 21:58:00

加州伯克利大学社会学教授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曾写过一本畅销书,《职场妈妈不下班》,书中的核心观点是:

现代化使妈妈们作为劳动者进入职场参与第一轮班;

但八小时甚至更长工时后她们还不能下班,因为回到家的她们必须作为主力来承担第二轮班——家务和小孩。

有人计算过,职场妈妈们典型的一天时间分配是这样的:

8小时用来工作、

4小时用来照顾孩子、

2小时执行家务、

2小时在通勤路上、

2小时用来解决吃喝拉撒……

24小时算下来,一天仅剩6小时用来睡觉——这还是在完全没有精神放松、夫妻交流、个人独处的情况下。

职场妈妈们的不容易,大家早有耳闻。

不过阿莉教授还是“少见多怪”了,原本以为职场妈妈身兼工作、家务和育儿三项职责,已经是人类极限了。

但如果阿莉教授看到此时此刻在疫情封控下的妈妈们,一定会为地球上能进化出“封控老母亲”这等生物而震惊:这群生物进化的过于高阶了!

01

封控老母亲,

地表最强!

何为“封控老母亲”:疫情时期被封控在家而承担起抢菜、团购、鸡娃(网课)、工作、家务等诸多事情的多功能型妈妈。

封控老母亲们可以一边线上开会、一边接龙团购、同时内心盘算一下家里的物资、顺便在扭头吼两句上网课开小差的娃,最后,还能按时把领导要的方案、老师要的学习报都按时上交。

就问你:牛不牛!服不服!

我问了问朋友圈里一位在上海的封控老母亲,她每天在家的日子如何。在隔了14小时后,晚上11点朋友回复我信息,和我详细介绍了一下她的一天:

5:00闹铃一响,鲤鱼打挺般起床,开始洗漱准备早饭,同时打开叮咚买菜逐个加购;

5:59进入下单页面,舒活一下手指,预备抢购;

6:00时间到一到,光速疯狂按购买键和付款按钮,吉他大师无影手看了都要汗颜,同一时间还要催“队友”在美团作战,两手都要抓;

7:59打开盒马准备新一轮冲刺,中途还要不定期刷一刷京东;

8:30小区开始做核酸/抗原,全家出动;如果孩子在网课,还得分秒必争,掐着中场休息的时间飞奔;

10:00核酸做完,小区里的团购群开始活跃起来,接下来一整天就是辗转于各大团购群为崽儿觅食。

核酸检测、孩子网课,每个项目都得卡着点推进

朋友讲到这里,我这个局外人已经感受到她每天浓郁的严肃紧张、团结活泼的生活气息了。

可我没想到,朋友又来了句:“还没完呢。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自己的工作、家务琐事我们也躲不掉,得扛得稳稳的。”

总之,封控老母亲们每天在抢菜、团购、工作、网课、家务之间周旋,她们以过人的手速、充沛的精力、惊人的脑力问鼎人类进化的终极,成为地表最强物种。

02

封控老母亲如何鸡娃?

俩眼一闭,爱咋咋地!

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沪上作家这样写她面临的矛盾:

在第二天孩子数学期中考试和在小区处理掉个鸡蛋之间,该怎么选择?

朋友好心送来这么多的鸡蛋,不处理掉实在浪费;可一想到孩子明天可能交出一张惨不忍睹的数学考卷,要不要临时抱抱佛脚……

犹豫了五分钟,作家决定弃考卖蛋,“比起小孩的数学,这三百个鸡蛋显得更迫在眉睫。”

这就是封控老母亲们目前对鸡娃这件事的态度:俩眼一闭,爱咋咋地。

是什么,让曾经热火朝天展开鸡娃运动的老母亲们“自甘堕落”放弃了鸡娃?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过于忙碌,所有的洪荒之力都用在了抢菜和团购上,哪里还有力气鸡娃。就像一位妈妈在网上说的,“用双手买菜,就没空鸡娃,用双手鸡娃,就错过团购接龙、没得饭吃。”

朋友说,家里现在的生活状况就像电影《疯狂原始人》里演得那样,吃个早餐要全家人协作打猎才能吃上——爸爸负责盘点物资、妈妈负责精雕细琢烹饪,争取以最少的量实现最大的饱。

像数学这种抽象的事物,在食物匮乏时期,实在不宜讨论。

想一想,那些居家办公的双职工父母,在没有外援(老人、保姆、外卖)的情况下,光是觅食、准备一日三餐就足以搞得人仰马翻。放弃鸡娃,早点躺平才有命熬到退休吧。

老母亲们还得时刻提防“天价团”,避免被割韭菜

除了洪荒之力被耗尽无力鸡娃外,有些老母亲放弃鸡娃是从内心认清了现实:

“跟吃饱、保持阴性还有自由相比,最不重要的就是小孩的考试成绩了”

“这会儿子活着就好,现在安全感都是冰箱给的”

“每天进去防疫超话看一看我都要出来缓半天才能平复心情,还鸡啥娃……”

鸡娃提高五分,不如抢到五个鸡腿。

而有些自省精神过强、思想觉悟过高的老母亲,通过这次封控,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已无颜面鸡娃。身为小镇做题家的自己奋斗了那么久,结果现在连温饱都成问题、还要在生存线上挣扎,哪还好意思再鸡娃?

以前,你可以对娃说:孩子啊,你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到大城市的好大学、出来找一份好工作。现在你这么说,那些有质疑精神的娃很有可能会问你一句:图啥?像你一样在大城市每天忙着抢菜么?

疫情期间,不少老母亲失去了姓名

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数字符号,穿梭在团购群里

况且,现在哪里还敢鸡娃。万一气病了,连医院都去不了,还是别给祖国的医疗系统增添负担了吧。

总之,鸡娃确实是吃饱了撑的(纯字面意思)才会去做的事儿,特殊时期,不宜执行。

03

封控老母亲如何上班?

打工人摇身一变做甲方!

以前,我和一位身处上海某杂志社的编辑对接稿件,交稿24小时后,我会理直气壮地找他给反馈:“稿子行不行?有哪里需要修改?快给意见!”

最近,我都不太敢给他交稿了,怕增加他工作量、耽误对方抢菜、影响了他生存。战战兢兢交了一篇后,我都这样和对方沟通:“xx老师,等你抢完菜、团购完,不忙的时候烦请瞅一眼稿子,不着急反馈。免回!”

所以,当一位朋友告诉我,单位要做审计,之前每年都是要盖章版经审计的报告。

因为现在是封控时期,朋友回复对方无法做审计,于是他们的要求降低到盖章的报表也行;朋友说章在单位人在家,盖不了,对方就再降低到只要excel电子表吧;她说,还没做完,对方过了一分钟发过来一句话:“那就给四个最重要的数吧;最后,朋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朋友圈里,上海封控妈妈们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