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点击上方查看往期内容---
每个仰望星空的孩子,都渴望拥有DK和NASA出品的这本星空书
点击这里查看
让书房更有条理,我推荐这款书架,小体积却有大容量
点击这里查看
平时我带娃的时候,特别喜欢拉着娃做一些脑力训练的游戏,比如上周写的《带娃出门玩手机?浪费孩子大脑训练的*金期》,文章里就介绍了一个我创造的,通过视觉训练大脑的游戏。
视觉训练对大脑是超级有帮助的,世界著名教育家,英国大脑基金会总裁,MindMaps的发明人,东尼博赞先生就曾经说过,
About75%ofyourlearningisthroughyourvisualsense.40%ofyourbrainisdedicatedtoseeingandprocessingvisualmaterial.
(人类75%的学习都是通过视觉来进行,而我们大脑的40%都在用来处理视觉方面的信息)
(TonyBuzan,MaxYourBrain,DK)
因此欧美特别流行通过视觉训练的方式来提升孩子的大脑智力水平,不过跟咱们中国刷题式、兴趣班式的训练方法不同,欧美家庭喜欢玩中学,就是说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或者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孩子们的大脑,其中桌游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家书橱的一角,里面挤满了各种思维训练的书和玩具,其中有一款桌游非常值得推荐,它叫CortexChallenge,就是图中的这个方盒和卡片。
这款桌游来自于法国著名的桌游出版商CaptainMacaque,去年年底我回国的时候曾受邀体验了一下这款桌游,一开始我觉得这里面不就几张卡片吗,没什么酷的地方啊,很不以为然。但是和商家负责人对战了几局后,发现真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超级超级烧脑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下面这个触感比赛,让我们一边闭着眼睛,一边触摸卡片上图形的纹理,然后说出图片究竟是什么。
ps.这些卡片上的图案和真实的物体触感一样!
当时这一关对我很有挑战,我虽然事先摸过各种卡片的物体表面,但是等轮到你仅仅通过触感就说出物体的名称,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后来我带回家和憨憨比赛,没想到小家伙超级来劲,一会儿捧着桌游和我比,一会儿又和妈妈比,好些卡片比我反应速度还要快。待会儿我会详细介绍一下桌游的玩法,你就知道孩子如此痴迷的原因了!
1基本介绍和游戏规则
这盒卡牌桌游适合2~6人玩,一共有90张卡牌、6张大脑拼图(共24块碎片)和中英文说明书。90张卡牌分别是:
74张测试卡
6张触觉挑战卡
10张触摸卡
测试卡和触摸卡分正反两面,正面为题目或触摸目标,背面为卡牌类型提示。
比如下面这张牌,左边的是正面的题目,而右边是反面的卡牌类型。
很有意思的是,反面的卡牌类型也有可能不同,整套桌游一共有8种卡牌类型,不同标记的符号代表一种类型。像上面那张图的卡牌类型考核的就是“颜色”这个知识点。
而下面这张图的卡牌类型代表的是“触觉”。
除了上面说的颜色、触觉之外,还有记忆力、迷宫、协调力、找相同、再现和推理,一共有8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卡牌,它们正面都印着这个类型所对应的题目。
这套桌游还提供了大脑拼图,每4块大脑拼图碎片可以拼出一个完整大脑。
大脑拼图类似于游戏的分值,游戏的目标是通过抢答,谁先答出测试卡的正确答案,谁就能获得大脑拼图的碎片。率先拼出一个完整大脑的玩家将获胜。
2
不同卡牌挑战不同能力
CortexChallenge的挑战卡牌一共有8种类型,它们都是从视觉训练出发,从逻辑、推理、记忆、触觉等多重角度全面锻炼孩子的脑力。
1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Cortex专门有一种卡片叫做记忆力挑战卡,每一张卡片正面印有5个不同的图案。记忆挑战卡的玩法很简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卡片上的5种图案。
比如说上面最左边的那张卡片,孩子看一眼卡片后,就得把卡片翻过来,然后回答里面各个骰子的点数。再看中间的图,要求孩子说出里面画了哪几个动物。
这种短时间的强记忆并不容易,因为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图像,然后孩子大脑对图像进行解析,分析出具体的文字信息再说出来,这就是一个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
后来我看憨憨和别的小朋友玩的过程中,有些聪明的孩子是会找诀窍的,比如骰子那张卡片,小家伙并不记忆有多少骰子的点数,而是记哪个点数的骰子不在图中,这样通过倒推就能找出所有存在的点数了。
因此,这套桌游非常能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2
训练孩子的触觉
触觉训练,这绝对是这套桌游一个很大的特色。游戏一共提供了10张触摸卡,分别印有:皮革、绳子、木头、篮球、草莓、面包、玩具熊、斑马、桃子和苔藓。
触摸卡牌全部西班牙进口,做工考究,完全还原实物本身的质感,摸起来手感非常真实。看这面包上的芝麻,就跟真的撒上去似的。
这个游戏是让孩子事先感受一下每张卡片的触感和照片,然后将卡片倒扣在桌上,让孩子通过感受图案的纹理,说出对应的图案。
我和憨憨一开始玩的时候,都觉得这个很简单,像上面那张面包卡片,卡片上有点状凸起的纹理,就是芝麻,很容易能感受出来。
但问题是,让若干张相似的卡片放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很难辨认的,我把下面3张卡片放在一起,分别是草莓、篮球和面包,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有点状的凸起,而且也是密密麻麻的,那么孩子该怎么分?
一开始玩这个的时候,憨憨被彻底难住了,他没想到看起来差异那么大的物体,摸起来差异竟然如此之小。后来小家伙又开始总结规律,原来面包的点状中会夹杂着一些凹槽;篮球的点状不均匀,周围的点密集,而中间的稀疏;草莓的点状围成了一个环...通过不断地感受和触摸,憨憨才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异同。
这就是这个游戏的魅力,一方面训练孩子的触觉,另一方面启发他们善于总结和发现事物的规律。
3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这个游戏也是超级超级有意思,它不仅仅训练孩子观察和反应能力,还能训练他们手眼协调能力。
你看下面这张卡片,它把左手和右手的各个手指都用红蓝色做了从数字1到数字5的标记,
翻到这张卡片的孩子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示意图中的指定动作。比如下面这张图,在头发出显示蓝色、数字3、4、5,玩家就要把自己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自己的头发上。
这个游戏绝对是憨憨的最爱之一,他经常单独拿着这堆卡片找我和憨妈挑战,比赛谁先做出正确的动作。这个游戏难就难在要迅速解码出图中的数字,并且和左右手的相关手指对应上关系。我有时候图快,脑子里明明想的是左手中指,结果实际放的时候有时候就变成了左手食指,总之各种忙乱...
这个动作反应我不如憨憨,连输了几盘后我很不服气地问他“你怎么可以这么快的”,结果小家伙一脸地坏笑,说这有点像弹钢琴啊,钢琴的琴键不是有1指、2指、3指吗,跟这个类似呢,钢琴练多了,这个手指的动作就熟练了!
哦,我这才发现,原来这种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对于弹琴也是很有帮助的!
4
视觉训练
这套桌游提供了5种游戏对孩子进行视觉训练。
1、迷宫挑战卡
迷宫挑战卡的每一张卡片都印有一个迷宫图,图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起始位置。孩子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出出口在哪。
下面这张图就是两种迷宫图的形式,其中有一个字母就是出口,
这个游戏特别有意思,很训练孩子的空间思维,因为我们以前玩迷宫的时候,都是下意识用一支笔从起点往出口画的,但是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孩子是不能用笔的,而是纯粹靠大脑还原迷宫的样子,然后模拟迷宫的行走路线。
你可以试试上面图中那个圆形的迷宫,一个不留神还真的就容易搞混了!
2、颜色识别卡
颜色识别卡上写满了一堆关于颜色的单词,而且每个单词都有一个颜色。但是呢,只有一个单词显示的颜色和它所代表的意思相同,游戏的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个单词找出来。
比如下面的图中,唯一颜色和意思相同的单词就是“PINK”(粉色),
这个游戏也挺烧脑,因为上面的文字都是七上八下的,就拿“WHITE”来说,不仅仅是倒着,而且这5个字母还分了两行,然后大脑里识别这个单词后还得再匹配这个单词所代表的颜色,因此特别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
3、找相同挑战卡
找相同挑战卡上面印有若干个颜色、位置不同的动物图案,看哪个孩子能率先找出相同的两个图案。
比如看下面这张图,因为每只动物的颜色不一样,而且他们摆放的角度不一样,因此孩子需要在大脑中将每只动物进行角度的还原,并剔除颜色的干扰,最后找到相同的两只动物。
4、找最多挑战卡
找最多挑战卡上面印有若干个图案,孩子需要找出那个出现次数最多的图案。
下面图中列举了3种图案,有的图案比的是数字,有的比的是形状,有的比的是颜色。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就需要孩子的脑中对每种图案做一张映射表,A图案有几个,B图案有几个,最后找出数量最多的那个。
5、图形推理挑战卡
最后一种就是图形推理挑战卡,这种卡牌显示的是一个有空缺的图案和3个选项,游戏目标就是找出图案中缺失的那部分。
比如下面这张图,
左边的图类似于俄罗斯方块,找出缺失的形状将空间填满,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