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脑发育有三个*金时期,抓住了,让娃的聪明度上一个台阶!
闺蜜的女儿莉莉在8个月大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奶奶家,奶奶把莉莉宠成宝,属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那种。
等到莉莉18个月大的时候,闺蜜夫妻回家发现女儿就爱看动画片,除了“爸爸”、“妈妈”,其他都不会喊。于是他们决定将莉莉接回家,闺蜜打算辞职做全职妈妈。
闺蜜给孩子的奶奶解释说:“我们不想再错过孩子大脑发育的*金期了”,这让奶奶感到十分不解。奶奶说,家里凡是有好吃的都会留给莉莉吃,她还经常给孙女买核桃吃,就是为了补脑用的。再说像这么点儿的小孩儿懂什么啊,不正是无忧无虑玩耍的年龄吗?
闺蜜最终说服了奶奶,将莉莉接回了身边,开始全身心带娃,闺蜜的老公也每天领着孩子读绘本,和小朋友玩耍,调整作息时间,还规定了看电视的时间。
后来当莉莉2岁的时候,不仅词汇量大增,而且在待人接物上也有很大的进步,不管是识字卡还是生活技能,都学习得很快。宝妈终于松了一口气,做出这个决定虽然很艰难,但目前看效果良好,也不枉费父母一番心血。
其实很多人都像莉莉的奶奶一样,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存在误解。他们的观点认为,孩子进入小学了才是开始学知识的时候,就连国家都三令五申不准在学前学习过多的知识,怎么有些“心急”的父母就要拧着来呢?
要知道,大脑发育并不等同于学习具体的知识,而是有个开发的过程。
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个大脑发育的*金期,抓住了进行开发事半功倍,错过了不可逆转,今后再怎样补救也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宝宝大脑发育的*金期做好这几件事尤其重要……
宝宝大脑发育的三个*金期:
在人的一生中,有三个大脑发育的*金期,与一些家长想象的不同,这三个*金期并不是在学校里接触到系统的学习体系后才出现的,恰恰相反,这组大脑发育的“*金组合”都是在学龄前萌发的,也就是在娃6岁前。
第一个大脑发育*金期:事实上,当宝宝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其大脑发育就已经出现了第一个*金期或者说关键期。
当孕妈怀孕3到6个月的时候,在肚子里的胎儿大脑已经进入脑部发育的初期,通常这个时候的脑细胞以每分钟24万个的速度快速增长。
第二个大脑发育*金期:是宝宝6个月到三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宝宝的脑部神经细胞一直在不断的增大,并且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加快。
与很多家长认为的“孩子在三岁前啥也不懂,不用开发”相反,科学家们认为宝宝的大脑极速发育是“一次性完成”,3岁时的脑重已达成人的80%。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老”,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第三个大脑发育*金期:宝宝3~6岁的时候,大脑发育接近尾声,基本可以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营养状态,以及充足的睡眠。当宝宝们大脑发育成熟,可以启动知识体系的时候,才是孩子们入学的最佳年龄。
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都是根据其身心特点环环紧扣的,家长千万不要揠苗助长,过早地学习大量庞杂的具体知识,也不能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关键期一无所知,错过了最该培养孩子的时候,关键时间点一定要掌握住。
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爸妈都该怎样做?
孩子大脑发育的第一个时期是在妈妈肚子里,因而就对胎教提出了不小的要求。宝妈可以通过音乐胎教,选择那些悦耳动听、舒缓的音乐来听,既拉近了妈妈和胎儿的联系,也是对宝宝的大脑一个良好的刺激。
而对于出生后的宝宝来讲,家长应在这几个方面保证对孩子的投入,以便抓住后面两个关键期对其进行充分的大脑开发,让孩子的聪明度上一个台阶。
1、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营养是保证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蛋白质、DHA、卵磷脂的作用巨大。蛋白质能维持宝宝新陈代谢,促进宝宝生长发育以及重要组织的生长及成熟。
此外,研究表明,人体卵磷脂含量越高,大脑神经系统传递速度就会很快,记忆力也就越强。
因此主张营养均衡,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所含的这些营养素要比配方奶高得多。
2、3岁前:高质量的亲子交流
家长要做到和孩子高质量的亲子交流和沟通,这项工作其实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尽管宝宝还不大懂妈妈说的什么,但宝妈的碎碎念并非没有作用。
在娃很小的时候你就可以和他说“宝宝的纸尿裤很沉了,宝宝会不舒服,妈妈给你换”,或者说“宝宝要多吃奶哦,这样才能长高高”,以此刺激宝宝的语言发展。
在今后的成长中也是如此,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词汇量,还会养成和锻炼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切忌和孩子零交流,少些吼叫,多些启发,即使回应孩子的话语。
3、3-6岁:逻辑思维的初步开发
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2、3岁时孩子处于感知运算的前期阶段。
所以3岁是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初步阶段,这个时候家里的小宝贝最喜欢问“为什么”。
为什么今天要去姥姥家?
为什么要去幼稚园?
为什么今天吃这个菜?
为什么爸爸要出去上班?
这些“为什么”都是孩子在感知运算的前期,懵懂的对这个世界发出种种疑问的表现,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家长们不要不耐烦,孩子的世界非常纯稚,他们只不过是急于了解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3岁的孩子已经会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了,他们知道不可以浪费粮食、知道要心疼爸爸妈妈,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正式进入了成长阶段。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思维类的游戏或者玩具,进行逻辑思维的初步开发。
(1)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玩一些分类整理、观察判断、比大小、找不同等小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观察、推理判断等,从而提升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2)另外,对3岁以上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借助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从数感、逻辑推理、空间关系……等多个方面,多管齐下,深度培养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每个游戏设计都童趣满满,生活气十足,孩子爱玩还能提升思维逻辑能力。
作者五味太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绘本作家,曾出版过多本作品,获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路傍之石奖等众多奖项,在中国也有庞大的粉丝团。
五味太郎说:“图画书,要留下广大的想象空间给孩子,而不是单向的趣味灌输。”他强调以孩子为中心的创作方式,带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戏中观察,他的作品总能让孩子在阅读中找到惊喜。
“思维游戏书”里,有哪些思维游戏呢?
这套《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一共有5册,分别是:《找一找,变聪明》《数一数,变聪明》《想一想,变聪明》《玩一玩,变聪明》《做一做,变聪明》,总之就是让孩子玩着玩着变聪明就对了。
每册书都有12个游戏,全套5册共包含60个游戏,每册游戏的难易程度相当。为了避免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每册的游戏形式五花八门,同一册书中就有迷宫、比大小、找不同和关键特征、图形分解或合成、逻辑推理……非常丰富,可以提升孩子不同的思维能力。
比如《找一找,变聪明》中,既有找关键特征的游戏,引导小朋友观察物体的关键特征。
又有数字迷宫的游戏,考验小朋友对数字顺序的理解。
还有这种连线题,考验细心和手眼协调能力——别小看细心对数学学习的作用,想想我们小时候因为粗心多少次丢分。
强烈建议拿到这套书的家长们也玩一玩书里的游戏,因为《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和咱们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儿童数学认知的要求,高度契合。
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游戏中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翻开《五味太郎思维游戏书》,你会发现,看起来可爱的游戏其实涵盖了数的概念、集合、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等非常关键的数学能力训练,兼有锻炼观察力、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内容。
比如,培养孩子数感的:
数感可不是简单的认识数字,而是知道数字包含的“大小”概念。这个游戏需要进行简单的运算。
比如培养孩子空间想象力,经典的盒子游戏,大人也要思考一会儿呢。
还有培养孩子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还考验了孩子对数序的理解。
可以说,所有游戏都以能力塑造为目标。很多游戏,虽然不难,但即使是大人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真的需要稍微花一点时间。
融入生活场景,语言简洁易懂
3~6岁的小朋友,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为了让他们能专注在游戏中,尽可能用简洁的画面代替文字,清楚地告诉小朋友该怎么玩。
比如,下面这个手指散步的游戏。一看到小手,小朋友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这个游戏训练了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和细心。
低龄的孩子更容易理解具体而形象的东西,数学却很抽象,五味太郎花了很大精力,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抽象的数学结合起来。
比如小朋友吃甜甜圈的场景,这个游戏既考验了小朋友“数的分类”,又帮助小朋友理解“零”的概念,还能启发家长在生活中照搬这个方法,让小朋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有爱的童书,总有很多精心设计的有爱细节。如果平时很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会在生活中为孩子设计些小游戏,那么这套书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现在小店做活动,一套思维训练只要79.9元!套装限时特价,只要.9元,点击下方即可购买↓↓↓